<u id="yeses"></u>

  1. <i id="yeses"><bdo id="yeses"></bdo></i>
  2. 產權轉讓篇

    發布時間:2021-02-18 瀏覽:0
    分享到:

    一、企業國有資產交易行為的類型

    1. 企業國有資產

    企業國有資產是指國家對企業各種形式的出資所形成的權益。(參見《企業國有資產法》第二條)

    2. 國家出資企業

    國家出資企業是指國家出資的國有獨資企業、國有獨資公司,以及國有資本控股公司、國有資本參   股公司。(參見《企業國有資產法》第五條)

    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國有實際控制企業包括:(一)政府部門、機構、事業單位出資設立的國有獨資企業(公司),以及上述單位、企業直接或間接合計持股為100%的國有全資企業;(二)本條第(一)款所列單位、企業單獨或共同出資,合計擁有產(股)權比例超過50%,且其中之一為最大股東的企業;(三)本條第(一)、(二)款所列企業對外出資,擁有股權比例超過50%的各級子企業;(四)政府部門、機構、事業單位、單一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直接或間接持股比例未超過50%,但為第一大股東,并且通過股東協議、公司章程、董事會決議或者其他協議安排能夠對其實際支配的企業。(參見《企業國有資產交易監督管理辦法》第四條)

    3. 企業國有資產交易行為的類型

    企業國有資產交易行為包括:(一)履行出資人職責的機構、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國有實際控制企業轉讓其對企業各種形式出資所形成權益的行為(以下稱企業產權轉讓);(二)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國有實際控制企業增加資本的行為(以下稱企業增資),政府以增加資本金方式對國家出資企業的投入除外;(三)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國有實際控制企業的重大資產轉讓行為(以下稱企業資產轉讓)。(參見《企業國有資產交易監督管理辦法》第三條)

    二、國有企業產權轉讓的程序

    1. 國資監管機構審核

    國資監管機構負責審核國家出資企業的產權轉讓事項。其中,因產權轉讓致使國家不再擁有所出資企業控股權的,須由國資監管機構報本級人民政府批準。(參見《企業國有資產交易監督管理辦法》第七條)

    國家出資企業應當制定其子企業產權轉讓管理制度,確定審批管理權限。其中,對主業處于關系國家安全、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主要承擔重大專項任務子企業的產權轉讓,須由國家出資企業報同級國資監管機構批準。轉讓方為多家國有股東共同持股的企業,由其中持股比例最大的國有股東負責履行相關批準程序;各國有股東持股比例相同的,由相關股東協商后確定其中一家股東負責履行相關批準程序。(參見《企業國有資產交易監督管理辦法》第八條)

    國有資產轉讓由履行出資人職責的機構決定。履行出資人職責的機構決定轉讓全部國有資產的,或者轉讓部分國有資產致使國家對該企業不再具有控股地位的,應當報請本級人民政府批準。(參見《企業國有資產法》第五十三條)

    2.轉讓方內部決策

    產權轉讓應當由轉讓方按照企業章程和企業內部管理制度進行決策,形成書面決議。國有控股和國有實際控制企業中國有股東委派的股東代表,應當按照本辦法規定和委派單位的指示發表意見、行使表決權,并將履職情況和結果及時報告委派單位。(參見《企業國有資產交易監督管理辦法》第九條)

    3.可行性研究和方案論證

    轉讓方應當按照企業發展戰略做好產權轉讓的可行性研究和方案論證。產權轉讓涉及職工安置事項的,安置方案應當經職工代表大會或職工大會審議通過;涉及債權債務處置事項的,應當符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參見《企業國有資產交易監督管理辦法》第十條)

    4.審 計

    產權轉讓事項經批準后,由轉讓方委托會計師事務所對轉讓標的企業進行審計。涉及參股權轉讓不宜單獨進行專項審計的,轉讓方應當取得轉讓標的企業最近一期年度審計報告。(參見《企業國有資產交易監督管理辦法》第十一條)

    5.資產評估

    企業有下列行為之一的,應當對相關資產進行評估:(一)整體或者部分改建為有限責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二)以非貨幣資產對外投資;(三)合并、分立、破產、解散;(四)非上市公司國有股東股權比例變動;(五)產權轉讓;(六)資產轉讓、置換;(七)整體資產或者部分資產租賃給非國有單位;(八)以非貨幣資產償還債務;(九)資產涉訟;(十)收購非國有單位的資產;(十一)接受非國有單位以非貨幣資產出資;(十二)接受非國有單位以非貨幣資產抵債;(十三)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需要進行資產評估的事項。(參見《企業國有資產評估管理暫行辦法》第六條)

    對按照有關法律法規要求必須進行資產評估的產權轉讓事項,轉讓方應當委托具有相應資質的評估機構對轉讓標的進行資產評估,產權轉讓價格應以經核準或備案的評估結果為基礎確定。(參見《企業國有資產交易監督管理辦法》第十二條)

    6.核準與備案

    企業國有資產評估項目實行核準制和備案制。經各級人民政府批準經濟行為的事項涉及的資產評估項目,分別由其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負責核準。經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批準經濟行為的事項涉及的資產評估項目,由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負責備案;經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所出資企業(以下簡稱中央企業)及其各級子企業批準經濟行為的事項涉及的資產評估項目,由中央企業負責備案。地方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及其所出資企業的資產評估項目備案管理工作的職責分工,由地方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根據各地實際情況自行規定。(參見《企業國有資產評估管理暫行辦法》第四條)

         7.進場交易

    01.公開交易

    國有資產轉讓應當遵循等價有償和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除按照國家規定可以直接協議轉讓的以外,國有資產轉讓應當在依法設立的產權交易場所公開進行。轉讓方應當如實披露有關信息,征集受讓方;征集產生的受讓方為兩個以上的,轉讓應當采用公開競價的交易方式。(參見《企業國有資產法》第五十四條)

    產權轉讓原則上通過產權市場公開進行。轉讓方可以根據企業實際情況和工作進度安排,采取信息預披露和正式披露相結合的方式,通過產權交易機構網站分階段對外披露產權轉讓信息,公開征集受讓方。其中正式披露信息時間不得少于20個工作日。因產權轉讓導致轉讓標的企業的實際控制權發生轉移的,轉讓方應當在轉讓行為獲批后10個工作日內,通過產權交易機構進行信息預披露,時間不得少于20個工作日。(參見《企業國有資產交易監督管理辦法》第十三條)

    02.信息披露

    轉讓方披露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內容:(一)轉讓標的基本情況;(二)轉讓標的企業的股東結構;(三)產權轉讓行為的決策及批準情況;(四)轉讓標的企業最近一個年度審計報告和最近一期財務報表中的主要財務指標數據,包括但不限于資產總額、負債總額、所有者權益、營業收入、凈利潤等(轉讓參股權的,披露最近一個年度審計報告中的相應數據);(五)受讓方資格條件(適用于對受讓方有特殊要求的情形);(六)交易條件、轉讓底價;(七)企業管理層是否參與受讓,有限責任公司原股東是否放棄優先受讓權;(八)競價方式,受讓方選擇的相關評判標準;(九)其他需要披露的事項。其中信息預披露應當包括但不限于以上(一)、(二)、(三)、(四)、(五)款內容。(參見《企業國有資產交易監督管理辦法》第十五條)

    03.轉讓底價

    國有資產轉讓應當以依法評估的、經履行出資人職責的機構認可或者由履行出資人職責的機構報經本級人民政府核準的價格為依據,合理確定最低轉讓價格。(參見《企業國有資產法》第五十五條)

    產權轉讓項目首次正式信息披露的轉讓底價,不得低于經核準或備案的轉讓標的評估結果。(參見《企業國有資產交易監督管理辦法》第十七條)

    04.組織競價

    產權轉讓信息披露期滿、產生符合條件的意向受讓方的,按照披露的競價方式組織競價。競價可以采取拍賣、招投標、網絡競價以及其他競價方式,且不得違反國家法律法規的規定。(參見《企業國有資產交易監督管理辦法》第二十二條

    05.簽訂產權交易合同

    受讓方確定后,轉讓方與受讓方應當簽訂產權交易合同,交易雙方不得以交易期間企業經營性損益等理由對已達成的交易條件和交易價格進行調整。(參見《企業國有資產交易監督管理辦法》第二十三條)

    06.支付交易價款

    交易價款原則上應當自合同生效之日起5個工作日內一次付清。金額較大、一次付清確有困難的,可以采取分期付款方式。采用分期付款方式的,首期付款不得低于總價款的30%,并在合同生效之日起5個工作日內支付;其余款項應當提供轉讓方認可的合法有效擔保,并按同期銀行貸款利率支付延期付款期間的利息,付款期限不得超過1年。(參見《企業國有資產交易監督管理辦法》第二十八條)

    07.公告交易結果

    產權交易合同生效后,產權交易機構應當將交易結果通過交易機構網站對外公告,公告內容包括交易標的名稱、轉讓標的評估結果、轉讓底價、交易價格,公告期不少于5個工作日。(參見《企業國有資產交易監督管理辦法》第二十九條)

    08.出具交易憑證

    產權交易合同生效,并且受讓方按照合同約定支付交易價款后,產權交易機構應當及時為交易雙方出具交易憑證。(參見《企業國有資產交易監督管理辦法》第三十條

    三、非公開協議轉讓企業國有產權

    1.允許非公開協議轉讓企業國有產權的情形

    以下情形的產權轉讓可以采取非公開協議轉讓方式:(一)涉及主業處于關系國家安全、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企業的重組整合,對受讓方有特殊要求,企業產權需要在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之間轉讓的,經國資監管機構批準,可以采取非公開協議轉讓方式;(二)同一國家出資企業及其各級控股企業或實際控制企業之間因實施內部重組整合進行產權轉讓的,經該國家出資企業審議決策,可以采取非公開協議轉讓方式。(參見《企業國有資產交易監督管理辦法》第三十一條)

    2.非公開協議轉讓企業國有產權的價格

    采取非公開協議轉讓方式轉讓企業產權,轉讓價格不得低于經核準或備案的評估結果。以下情形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企業章程履行決策程序后,轉讓價格可以資產評估報告或最近一期審計報告確認的凈資產值為基礎確定,且不得低于經評估或審計的凈資產值:(一)同一國家出資企業內部實施重組整合,轉讓方和受讓方為該國家出資企業及其直接或間接全資擁有的子企業;(二)同一國有控股企業或國有實際控制企業內部實施重組整合,轉讓方和受讓方為該國有控股企業或國有實際控制企業及其直接、間接全資擁有的子企業。(參見《企業國有資產交易監督管理辦法》第三十二條)

    3.非公開協議轉讓企業國有產權需提交審核的文件

    國資監管機構批準、國家出資企業審議決策采取非公開協議方式的企業產權轉讓行為時,應當審核下列文件:(一)產權轉讓的有關決議文件;(二)產權轉讓方案;(三)采取非公開協議方式轉讓產權的必要性以及受讓方情況;(四)轉讓標的企業審計報告、資產評估報告及其核準或備案文件。其中屬于第三十二條(一)、(二)款情形的,可以僅提供企業審計報告;(五)產權轉讓協議;(六)轉讓方、受讓方和轉讓標的企業的國家出資企業產權登記表(證);(七)產權轉讓行為的法律意見書;(八)其他必要的文件。(《企業國有資產交易監督管理辦法》第三十三條)


    上一篇:沒有了
    下一篇:企業國有資產交易監督管理辦法(32號令)
    国产在线AⅤ精品,中文字幕免费无码专区,国产午夜片无码区在线导航,欧美性爱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u id="yeses"></u>

    1. <i id="yeses"><bdo id="yeses"></bdo></i>